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今日青媒
“草原曼巴”的绿色坚守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王菲
发布时间:2024-12-12 09:20:06
编辑:李龙
卡着才让与牧民一同查看牧草长势。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初冬时节,走进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优干宁镇阿木乎村,一片约20厘米高的茂密草原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谁能想到,这里曾经黑土滩蔓延,还饱受鼠害侵袭。而这一生态蝶变的背后,离不开默默奉献的草原守护者。

  二十六年如一日,卡着才让的足迹遍布河南草原,为河南县草原生态保护事业作出卓越贡献,被当地村民亲切地尊称为“草原曼巴”。

  今年43岁的卡着才让是河南县草原工作站站长,也是林业正高级工程师,还是兰州大学和青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卡着才让热爱草原事业,心系草原工作,2023年入选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领军人才”,并先后主持了4项基础研究和科研推广项目,参与十几项研究项目,获得17项省级科研成果,其中主持3项,主持编制了地方标准1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3项,主编专著4部,发表30余篇研究论文。

  当发现现有的草原生态修复项目和技术不足以支撑和改善河南县草原上存在的具体问题后,为找到符合河南县实际的草原修复技术,2010年,卡着才让开始了与青海大学、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协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草原恶性毒草黄帚橐吾的防控。

  2013年,卡着才让带领团队研发“清橐1号”,2016年开始推广该药物。截至2023年,“清橐1号”防治草原恶性毒草黄帚橐吾累计已达到140万亩,其中,直升机防治帚橐吾55万亩,防效达90%以上。卡着才让利用8年时间,实现了草原恶性毒草黄帚橐吾的防治工作从无到有,再到规范实施,不仅保护了当地的草原生态,也为整个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为我省乃至整个青藏高原草原恶性毒草黄帚橐吾的防控提供了最佳的防治药品和防治方法。

  “从2016年开始,开创性地开展县级干部责任田治理工作,共建设了54块,总面积达10.64万亩。通过责任田建设,形成了可复制的天然草原综合治理模式,为其他地区的草原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卡着才让说。

  多年来,卡着才让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共19项,建立科研基地5处。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引入了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治理经验,使草原生态保护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在实施绿色发展与生态建设行动、产业开发、生态保护、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学研基地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通过与高校的合作,才引入了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治理经验,使草原生态保护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鼠害防控是黑土滩及退化草原治理的关键举措之一。国家林草局将河南县列为“青海省河南县草原有害生物综合防控试验区”,卡着才让说,2024年1月,河南县政府批复并印发《河南县全域草原鼠害防控三年行动方案》,县级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用于防治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力争通过3年时间,全民动员,提高牧民群众筹资筹劳的参与度,将县域内草原鼠害降至最低限度,使全县鼠害危害基本得到控制,达成“有鼠无害”的目标,做到保护草原生态与维护生物多样性并重。2023年至2024年高原鼢鼠防治任务已完成,共捕捉高原鼢鼠25万余只。

  作为青海大学和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卡着才让注重通过教育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草原生态保护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卡着才让经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牧区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使单位技术人员、草原生态管护员以及当地牧民群众真正掌握技术要点,提高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河南县草原生态保护工作的主力军。这些年,卡着才让共培训草原业务干部60人次,草原生态管护员852人次,牧民群众3000余人次。

  自2023年开始,每年夏季,卡着才让都会组织在校小学生开展“小手育小草”实践活动,参与的学生达112名,让本地学生了解和参与草原生态治理过程,在寓教于乐中传承本土草原文化,让本地少年从小认识和了解草原、爱护草原。

  草原生态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卡着才让以草原事业为一生的追求,是无数草原守护者的缩影。他们将自己的汗水洒向草原,心系草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草原的热爱与忠诚。2023年,河南县天然草原总鲜草产量每亩达到471.53千克,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2%,位居黄南州第一。正是因为这些草原守护者们的辛勤付出,河南县的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陈刚赴乌兰县调研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情况
青海省重点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青海:安排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青海学者"拟推荐初选人选名单
关于征集大美青海客户端新LOGO的公告
青海玉树:强化合作推动文旅产业迈向新高度
青海海北:积极推进A级旅游景区提级提质
24H热点
青海:“绿电铝”持续焕发新活力
冬季运动会上展身手
青海德令哈:彩色丹霞蔚为壮观
【党旗领航】党建引领聚合力 人居环境展新颜
“草原曼巴”的绿色坚守
青海尖扎:从会种田到“慧”种田 鹿茸菇“住”进智...
特色优质农畜产品齐亮相 “青字号”惊艳第二十一届...
青海省7个交通重点项目建成通车 全省新增公路通车...
青海天空之镜茶卡盐湖景区12月1日起连续3个月免门票
青海:玛多羊 致富羊
热点图片
从青丝到白首,放慢步调只为你——记2024年孝老爱亲“青海好人”喻建华
从青丝到白首,放慢...
威思顿薯业“托底”保价解农忧
威思顿薯业“托底”...
以政协之“能”助力传统生态理念赋能现代生态保护
以政协之“能”助力...
期待!丹噶尔古城灯展即将华彩启幕
期待!丹噶尔古城灯...
老旧平房变出圈 西宁将新增一处网红打卡地
老旧平房变出圈 西宁...
预计今年全省旅游总收入516亿元
预计今年全省旅游总...
细“治”入微 新“三无”小区放光彩
细“治”入微 新“三...
冬日西宁美如画
冬日西宁美如画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草原曼巴”的绿色坚守

西海都市报
2024-12-12 09:2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草原曼巴”的绿色坚守

西海都市报
2024-12-12 09:2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草原曼巴”的绿色坚守

  • 2024-12-12 09:20:06
  • 来源:西海都市报
卡着才让与牧民一同查看牧草长势。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初冬时节,走进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优干宁镇阿木乎村,一片约20厘米高的茂密草原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谁能想到,这里曾经黑土滩蔓延,还饱受鼠害侵袭。而这一生态蝶变的背后,离不开默默奉献的草原守护者。

  二十六年如一日,卡着才让的足迹遍布河南草原,为河南县草原生态保护事业作出卓越贡献,被当地村民亲切地尊称为“草原曼巴”。

  今年43岁的卡着才让是河南县草原工作站站长,也是林业正高级工程师,还是兰州大学和青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卡着才让热爱草原事业,心系草原工作,2023年入选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领军人才”,并先后主持了4项基础研究和科研推广项目,参与十几项研究项目,获得17项省级科研成果,其中主持3项,主持编制了地方标准1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3项,主编专著4部,发表30余篇研究论文。

  当发现现有的草原生态修复项目和技术不足以支撑和改善河南县草原上存在的具体问题后,为找到符合河南县实际的草原修复技术,2010年,卡着才让开始了与青海大学、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协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草原恶性毒草黄帚橐吾的防控。

  2013年,卡着才让带领团队研发“清橐1号”,2016年开始推广该药物。截至2023年,“清橐1号”防治草原恶性毒草黄帚橐吾累计已达到140万亩,其中,直升机防治帚橐吾55万亩,防效达90%以上。卡着才让利用8年时间,实现了草原恶性毒草黄帚橐吾的防治工作从无到有,再到规范实施,不仅保护了当地的草原生态,也为整个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为我省乃至整个青藏高原草原恶性毒草黄帚橐吾的防控提供了最佳的防治药品和防治方法。

  “从2016年开始,开创性地开展县级干部责任田治理工作,共建设了54块,总面积达10.64万亩。通过责任田建设,形成了可复制的天然草原综合治理模式,为其他地区的草原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卡着才让说。

  多年来,卡着才让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共19项,建立科研基地5处。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引入了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治理经验,使草原生态保护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在实施绿色发展与生态建设行动、产业开发、生态保护、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学研基地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通过与高校的合作,才引入了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治理经验,使草原生态保护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鼠害防控是黑土滩及退化草原治理的关键举措之一。国家林草局将河南县列为“青海省河南县草原有害生物综合防控试验区”,卡着才让说,2024年1月,河南县政府批复并印发《河南县全域草原鼠害防控三年行动方案》,县级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用于防治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力争通过3年时间,全民动员,提高牧民群众筹资筹劳的参与度,将县域内草原鼠害降至最低限度,使全县鼠害危害基本得到控制,达成“有鼠无害”的目标,做到保护草原生态与维护生物多样性并重。2023年至2024年高原鼢鼠防治任务已完成,共捕捉高原鼢鼠25万余只。

  作为青海大学和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卡着才让注重通过教育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草原生态保护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卡着才让经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牧区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使单位技术人员、草原生态管护员以及当地牧民群众真正掌握技术要点,提高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河南县草原生态保护工作的主力军。这些年,卡着才让共培训草原业务干部60人次,草原生态管护员852人次,牧民群众3000余人次。

  自2023年开始,每年夏季,卡着才让都会组织在校小学生开展“小手育小草”实践活动,参与的学生达112名,让本地学生了解和参与草原生态治理过程,在寓教于乐中传承本土草原文化,让本地少年从小认识和了解草原、爱护草原。

  草原生态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卡着才让以草原事业为一生的追求,是无数草原守护者的缩影。他们将自己的汗水洒向草原,心系草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草原的热爱与忠诚。2023年,河南县天然草原总鲜草产量每亩达到471.53千克,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2%,位居黄南州第一。正是因为这些草原守护者们的辛勤付出,河南县的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作者 王菲
编辑:李龙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