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
首页 | 要闻要论 | 记协动态 | 公示公告 | 评奖评优 | 传媒人物 | 三项学教 | 记者之家 | 今日青媒 | 交流往来 | 传媒研究
  现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今日青媒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青山为证 无悔忠诚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4-09-12 08:52:06
编辑:李龙
泵站官兵。才贡加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沱沱河,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南域唐古拉山镇,在可可西里山脉以南,是长江的西源。青藏公路跨过沱沱河后,形成了一个集镇,海拔4600米。

  7月31日,当我们抵达位于沱沱河畔的62217部队某泵站时,已是傍晚,余晖映照着沱沱河自西向东缓缓流去。泵站内,难得闲暇的官兵自发组织了一场篮球赛。

  传球、防守、投篮、得分,小伙子李大双球打得很卖力。地处高海拔地区,没一会儿小伙子的脸就涨得通红。

  “歇歇吧,咱们聊几句。”接过记者递上的水,李大双擦了擦脸上的汗珠,开始了当天的采访。

  去年刚刚入伍,今年3月才来到沱沱河,李大双适应得很快,年轻的身体仿佛不知道累,每天都充满活力。

  “喜欢看军人踢正步,整齐、潇洒、帅!”2019年国庆阅兵,19岁的李大双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屏幕里整齐划一的方队踢着正步走过天安门,内心深处的火苗一下子被点燃。

  “我要去当兵!”

  从四川宜宾老家到格尔木沱沱河,海拔落差4000米,心理落差却不止4000米。“树呢?草呢?一点绿色都没有?”初到沱沱河,满目的萧瑟让李大双激动的内心凉了半截,“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啊?”

  干燥的天气,让李大双每天早上起来都流鼻血,从不穿秋裤的他如今夏天也不敢脱秋裤。

  在这里,李大双的职责除了日常训练还包括管道巡视和管道焊接封堵,从五道梁到沱沱河再到雁石坪,沿线的输油管道都由他们负责。每次十公里,全靠徒步,一趟下来最少5个小时。

  “巡线虽然累,但一想到眼前广袤无垠的戈壁滩由我守护着,总会发自内心地自豪起来,因为我是一个兵。”突然的表白中,记者看到,眼前少年的面庞虽有一丝稚嫩青涩,但眼神异常坚定。

  除了巡线,更危险的是管道焊接,管线内的油压量大,针孔细的油线可将人体击穿。有时候漏油,需要焊接,但不能关闭管线,只能小心翼翼地在管道上焊接,战士们把这称为“焊炸弹”。

  泵站作为青藏线上的重要中继站,负担着百余公里的管线管理维护任务。高原气候多变,地质复杂,风雪无常,导致输油管线容易被腐蚀、冲毁、结冰、堵塞。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只要发生险情,官兵们就会冲在一线,迅速排险、疏通管道。据统计,泵站官兵每年有100多天在戈壁荒漠巡线护线,平均每年行程2万多公里,执行管线抢修、维护等任务近200次,而这每一次,官兵们都是冒着生命安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拼死抗争。

  “这么艰苦,没有想过换个岗位吗?”记者问。

  “总得有人在这儿吧,在哪儿不是当兵!”李大双回答。

  战风雪、斗严寒、抗缺氧,短短几个月时间,这名懵懂稚嫩的年轻人已经锻炼成合格的军人。

  泵站里每晚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短暂的采访之后,李大双便忙着给远在家乡的女朋友打电话去了。

  相较于艰苦的环境,情感上的遗憾更令官兵无法释怀。

  老兵唐康入伍已经快满十年,2023年9月底,凌晨5时的一通电话惊醒了还在睡梦中的唐康,“媳妇羊水破了,孩子马上要生了。”

  时间最近的一趟火车要到第二天下午6时才路过沱沱河,电话这头的唐康除了焦急地等待别无选择。

  “预产期是10月18日,本想着国庆之后再休假回家,没想到提前了20多天。”

  从沱沱河到老家重庆,火车要坐20个小时,第二天踏上火车的唐康还没到格尔木,孩子就出生了。

  生孩子时没能陪在妻子身边,成了唐康最大的遗憾。虽是早产,好在母子平安,一路上悬着的心在到达医院那一刻才放了下来。

  泵站官兵的家人无疑要承受更多聚少离多的苦楚。只要谈起家人,官兵都有一个充满愧疚的话题:在高原当兵,一年四季回不了一趟家,不但照顾不了家人,反而让他们担惊受怕。

  有的战士妻女从老家来探望,可谁曾想,到了沱沱河头天晚上就严重高反,无奈只能第二天返程。

  有的家属随军到了格尔木,但相隔几百公里,仍是两地分居。

  短暂的采访,留下了战士们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谁又能说得清楚,故事的背后,战士们经历了多少磨难,洒下了多少汗水,忍受了多少难以想象的痛苦。或许,这一切只有那昆仑山的白雪,沱沱河的河水能够清楚地记得。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留言系统 ] [ 关闭窗口 ]
   
 
 
中国记协网 国新办 人民网 新华网 中新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网 中国网
青海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青海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