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
首页 | 要闻要论 | 记协动态 | 公示公告 | 评奖评优 | 传媒人物 | 三项学教 | 记者之家 | 今日青媒 | 交流往来 | 传媒研究
  现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传媒研究
象舞指数|讲好故事说盛会,文化情怀入人心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23-11-07 08:20:11
编辑:李龙

  “玉渊谭天”制作的短视频《我在一场聚会上,了解到中国成事的秘诀》,充分运用传统文化内涵,从第一人称“我”的视角与感受出发,透过对“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这一场“聚会”的观察,表达出“我”对“中国为什么能成事”的思考与分析,形成了对论坛相关新闻报道的有力补充。

  巧用传统文化符号,助推故事延展

  短视频的开头没有从“一带一路”相关政策、大国博弈等宏大叙事切入,而是着力营造氛围,并在此后的多个逻辑转折点,巧妙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来推进叙事。如通过从传统文化视角对“共”字的解读,提出了“中国为什么能成事?”的关键性问题,并且运用《易经》中“利见大人”的典故,进一步分析“一带一路需要什么样的共事者?”借古说今,以古喻今,实现了借助文化评论时事的巧妙创意。

  在讲述智利总统博里奇现场学习金漆镶嵌时,特别点出三朵荷花代表和平、和睦、和谐,三条锦鲤代表勇敢、富足、坚韧。借由中国传统非遗之意韵,彰显了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中国精神。

  巧用第一视角,提升亲和力与说服力

  短视频规避了高浓度的政治话语,选择了更为贴近普通受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视角,以第一人称“我”来展开阐述。在场景选取上,突出“盛大的相逢”,用与会者相互拥抱、热情握手的画面,带领受众进入到友好、松弛的氛围当中,仿佛置身一场“聚会”。

  通过“我”的视角,用主观探索的方式层层递进,找寻问题与答案。如讲述智利总统博里奇的故事时,充分运用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他在本次论坛上体验非遗制作以及到访成都的表情,与他在其他国际场合为反对霸权而据理力争的形象,形成鲜明对照。短视频中还可以看到各国代表们到华后的轻松与愉快,一方面呼应了视频开头所展现的氛围,另一方面也结合“为别人撑伞”的历史追溯,巧妙地回答了“我”的问题。

  在讲述“我”见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引出第二个问题:“一带一路”需要什么样的共事者?由此落到“中国是可以共事的伙伴,也是可以成事的国家”,以传统文化的内涵解释了中国愿意与“一带一路”国家交往并帮助其发展的根本原因。

  该视频整体逻辑结构清晰严谨,运用传统文化符号和精妙的比喻,加上第一人称的视角,彰显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现实价值,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责任编辑: 陈燕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留言系统 ] [ 关闭窗口 ]
   
 
 
中国记协网 国新办 人民网 新华网 中新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网 中国网
青海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青海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