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和现场,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蹲点调研是记者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有效方式之一。笔者结合参加基层调研采访的一些经历,浅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带着问题扎下去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记者开展调研采访,首先要发现有价值的选题线索。在一线蹲点采访中,记者要有拼劲、挤劲、钻劲、韧劲,将采访安排和研究问题相结合,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用一点一滴的苦干完成艰巨的采访任务,力争写出精品力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2023年2月15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情况。这是一次重要国情调查,历经3年,涉及19个国家部门和单位。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
看到这条新闻令人莫名兴奋,“莫名”是因为此前了解不多,好奇心使然;“兴奋”则是因为今年正好是收官之年的时间节点有新闻性,气象预报、灾害预防等话题广受关注,可以说是自带流量。
这次普查到底调查了啥?普查成果又是如何应用的?对于提升我国自然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发挥了怎样作用?其实,只看前期发布的公开信息并不容易理解。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于3月27日至4月1日走进福建、江西等地展开调研。在福建晋江灵源山,顺着消防管道从山下一路进入森林;在福建南安梅山镇,身穿红色马甲的福建省防汛机动救援支队队员冒着蒙蒙的细雨,驾着动力艇快速奔向落水人员;在江西省“智气象空间”,感受炫酷的科技应用为气象预报精准赋能……一个个鲜活的普查成果应用现场,解开心中疑惑的问题。随着采访深入,这次调研采访稿件的要点内容自然而然地清晰起来。
深度调研要肯花时间,才能扎得下去、沉得下去、扑得下去。在充满创造活力的基层,挖掘有价值的新闻;在生动实践得一线抓“活鱼”、找独家,这样才能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记者眼中“最可爱的人”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新闻工作本质属性的要求,也是捕捉新闻“活鱼”的前提。人民群众,是新闻工作者最好的老师,是记者眼中“最可爱的人”。深入基层调研采访站稳人民立场,主动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
在调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情况时,笔者注重从人民群众得获得感、体验感上来反映成果运用得实效。从在社区广场上散步的居民到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从家住四面环水的江新洲上的岛民到参加森林救援队伍的村民,他们对普查情况的认识、了解以及参与,都是支撑此次采访的重要内容。
深入基层调研采访,记者要学会与人民群众交朋友,打成一片。特别是在乡村、社区、企业,很多人面对记者采访的问题都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既与记者本人的人格魅力有关,也与记者提问交流的方式方法有关。有的人一上来就直奔主题,以采访专家、官员的问题来问基层群众,往往令人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氛围比较尴尬,采访工作就难以有效进行。换个人来,或许拉拉家常、聊聊天气就能打开局面,顺利完成采访,还能相互加个微信常联系。
在调查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情况中,笔者采访了中国广电瑞昌市分公司码头站站长董瑞萍。一开始她很局促,不知如何回答有关预防灾害的问题。于是,我们就开始聊有关村里普及电视的话题。接着,我们又讨论现在电视节目传播等她特别熟悉的内容。然后,话题逐渐就转移到用于灾害预防的视播一体监测系统上了。在轻松愉悦的交谈中,我们能够交流更多的信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笔者曾在江西省抚州市岗上积镇东源村蹲点一个月,采访脱贫攻坚。通过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认识了不少村民朋友。起初,因为听不懂方言,更多靠手势或同行老乡的“翻译”采访交流。如此则是考验记者“眼力”的时候,通过细致观察获得一些信息。但好像言语不通并未影响我们的交流,善良朴实的村民对笔者这个外来小伙都很热情。谁家盖了牛棚,谁家建了鸡舍,谁家的娃娃考上了市重点学校等等,这些点滴信息从不同渠道收集起来,最终反映的则是村民们在摆脱贫困后,追求美好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真实变化。
“实”字当头突破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深度调研是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在深、实、细、准、效上下功夫。不管是报社“组团式”调研还是记者“单飞式”调研,都注重客观反映、深入挖掘、周密策划、取得实效,在实干中求突破求创新。
2021年7月,笔者作为经济日报调研组一员,参加了《西宁赋绿——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记》这篇重磅报道的调研。我们紧紧围绕“绿”字做文章,聚焦产业转型、生态之变,写出西宁市民昨日的急难愁盼、今日的欢声笑语,道出胸怀“国之大者”的堂堂正正,描绘绿色发展激发出的澎湃创造力。
经过前期认真研读相关资料,在西宁一周多的时间里,调研组一头扎下去,深入采访城市公园、工厂企业、文旅项目等,积累大量一手采访素材。回京后,调研组精心打磨稿件,数易其稿,尝试找到“为什么是西宁?”的答案以及“为什么不能是西宁!”的原因。西宁城区居民的欢乐广场舞、乡村吃上“旅游饭”、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等,这些场景和片段体现出西宁凭着一股子执拗和韧劲,在生态脆弱的高原之城,走出一条生态友好、绿色低碳、具有高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之路。
经济日报日报综合新闻部记者李万祥(左)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拦隆口镇卡阳村采访村民。
经济日报综合新闻部记者李万祥在江西省瑞昌市采访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
新闻采访切忌“虚”,实干才能出彩。尤其是在深度调研采访中,记者不能信口开河,弄虚作假,“创造”新闻;也不能成为“孤家寡人”,闭门造车,自以为是。最好的办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既要创新学习,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也要处理好工学矛盾,避免眼高手低,坚持实事求是。为此,记者采访前要做足案头功课,精准选题策划;采访中要旁征博采,千方百计占有更多一手素材;撰写稿件时要精益求精,严格流程,慢工出细活。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作为青年记者,我们要不断牢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锤炼党性、历炼品格,更加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不断适应党的新闻事业发展需要,在深度调研采访中实现常修常炼,常悟常进。(作者系经济日报社综合新闻部记者李万祥)
责任编辑: 张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