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您的位置: 青海新闻网 / 头条要闻

这些照片凭什么获中国新闻奖 | 评委有话说

来源: 中国记协网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12-15 10:58    编辑: 王海莲

  第32届中国新闻奖,第17届长江韬奋奖评选于2022年9月8日圆满结束。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于11月8日公布了评选结果。

  第32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作品的初评工作是根据中国记协制定的评委会产生办法,由11名专家评委组成初评委员会。受中国记协委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组织初评工作,中国记协派员对初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按照中国记协规定有推荐权的单位报送了543组幅(单幅181幅,组照347组共2532幅)作品参加评选。经过初评推送了35幅(包括3幅国际传播)摄影作品参加定评。最终从35幅作品中评选出10幅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1幅,二等奖3幅,三等奖6幅。

  获得新闻摄影一等奖的作品是《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获得者颁奖》。这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历史性瞬间,是一个生动反映人民领袖礼敬脱贫攻坚楷模的好场景,是党的总书记尊老敬老爱老,为全社会作表率的好故事;这是一件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脱贫攻坚历史性辉煌成就的好作品,是向全球读者展现中国领导人领袖风范和人民情怀的好报道。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坐在轮椅上的获奖者是97岁高龄的夏森老人,多年来她累计向乡村学校捐款200余万元,并资助182名贫困大学生。颁奖时,习近平总书记俯下身,郑重地为老人佩挂奖章,整理绶带。夏森老人激动地要从轮椅上起身,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俯身,微笑着轻抚老人肩膀,示意她安心坐好。摄影记者敏锐地捕捉下这个镜头,整个作品构图均衡、稳重,是一幅静中有动的新闻性很强的摄影佳作。照片在中国日报国内版、国际版头版刊发,并通过中国日报中英文网站向国内外读者进行了广泛传播,实现了重大新闻的生动影像在全球及时广泛的呈现,产生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夏森颁奖。中国日报社冯永斌摄

  二等奖作品《除夕,打通百姓回家路》拍摄于2021年2月10日春节前夕。当时新疆伊犁山区连降暴雪,积雪厚度最深达到2米,平均气温低至零下30多度,部分边境前沿地区发生雪崩,导致道路被积雪封堵。记者及时赶到了现场,拍下了这一幕。该作品构图饱满,画面生动,新闻性极强。用定格画面生动地记录下边疆地区“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温情一幕。在除夕的团圆时刻,作者能够在凌晨捕捉到边境民警为了老百姓回家连续奋战的画面,实属难得。“漆黑的夜”与“照明的灯”形成对比,“寒冷的厚厚冰雪”与“温暖的人民警察”形成对比。铁锹铲雪的细节虽有模糊,却恰恰展现出了人民警察服务人民的力量和能量,是一幅抓眼球、有亮点的佳作。中国移民管理报刊登后,被多家媒体转载,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反响。

  

  受连续降雪影响,新疆伊犁山区积雪最深达两米,边境道路严重受阻。大年三十凌晨,伊犁边境管理支队霍尔果斯边境管理大队民警连续奋战,打通20余公里道路,方便群众通行。陈春平摄

  二等奖作品《我和我远方的家》是一组别样的全家福,也是一组特殊的新闻摄影作品。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是举家团聚的重要节日,拍张全家福是一年到头必不可少的仪式。2021年春节,受到疫情影响,许多人响应当地政府的号召,选择了就地过年。如何用摄影记录历史、观照现实是新闻摄影记者一直思考的问题。记者在考虑了多种形式后,决定用环境肖像这一新闻摄影表现方式,为在北京过年的劳动者们拍摄一张别样的“全家福”。这样的报道既是源于媒体人的初心,也是一次公益之举。尽管拍照变得越来越容易,但正式的合影往往是逢年过节一家人必不可少的的仪式。无论是为了响应政府“就地过年”的号召,还是因为工作所需,在异地过年成为这两三年的一个“常态”。这组照片关注了人们当下变动的生活,也观照了人们不变的一些信念。组图注重细节,是一组集新闻、艺术、创新、时效性于一体的新闻摄影作品。此稿通过工人日报发表,有多家媒体转载,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王瑞(右一),中铁七局西铁工程公司北京地铁12号线项目部安全员。儿子9个月大,他想着春节可以回去多陪陪家人,但这个想法只能延后了。

  

  王德良(左一),北京市东城区新民菜市场摊主。夫妻二人在北京已经打拼30年了,靠着一个菜摊养活两个儿子和家中的父母。

  

  朱云霄(右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菜鸟裹裹站点快递员。朱云霄负责西长安街沿线、月坛一带快递的接收和派送工作。妻子和5岁的孩子在老家生活。

  

  张俊魁(左二),北京公交集团客六分公司驾驶员。平日里,他所驾驶的车辆从河北的涿州开发区站发往北京的六里桥南站。受疫情影响,该公交线路河北段停止运营,家在河北的张俊魁和同事们留在北京过年。

  

  朱玉兵(左一),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的一名班长。朱玉兵在北京打拼了7个年头,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岗位能手。大年初一,他会带着孩子通过视频的方式给父母拜年。

  

  周昊雨(右一),北京木马童话黑暗餐厅盲人钢琴师。这是他在北京生活的第8年,也是他第一次独自在北京过年。

  

  胡伟(右一),北京市平安医院内科医生。这个春节,他们一家三口选择留京过年。

  

  李海涛(右二),北海公园职工。春节期间,北海公园等10家市属公园对游客免费开放,李海涛和同事们继续坚守岗位,为市民提供服务。工人日报社杨登峰王伟伟摄影报道

  二等奖作品《奋战在抗洪第一线》是一组有温度、有深度、有力量的新闻摄影报道,这是一篇反映新时代人民子弟兵听党话、跟党走、能打仗、打胜仗,用使命担当书写“人民至上”的好稿件。这里既有无人机从空中视角,展现官兵们前拉后推冲锋舟,从齐腰深涉水区域一步一步蹚水转移受灾群众的场景,也有记者在抗洪大堤上拍摄到的,战士们口含藿香正气水,冒着酷暑,手过头顶合力托举铁丝网,封紧装满石头的工程运输车,为整车填埋决堤口推进大堤合拢争取时间的瞬间。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摄影记者在突发事件中用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朴实的镜头语言,多角度生动记录,用暖新闻汇聚起抗洪抢险、灾后重建的强大正能量,克服拍摄难度大的困难,体现出新闻摄影的时代责任。此稿在“八一”建军节当天以《奋战在抗洪第一线》为题见报,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关注度。

  

  2021年7月26日,抗洪一线官兵在河南省新乡卫辉市紧急转移群众。

  

  2021年7月24日,武警官兵对河南省郑州市部分道路进行清淤,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2021年7月26日,战士们用冲锋舟转移河南省新乡卫辉市的受困群众。

  

  2021年7月24日,河南省新乡卫辉市,武警官兵在大堤上填装沙袋。

  

  2021年7月26日,郑州联勤保障中心某汽车团在河南省新乡卫辉市执行任务。

  

  2021年7月24日,河南省新乡市,武警某部在大堤上抢险,战士嘴里含着的是藿香正气水。光明日报光明网记者季春红摄

  三等奖作品《世界单体最大水上光伏电站并网发电》的拍摄者抓住了落实“双碳”目标这一重大主题和“世界单体最大水上光伏电站并网发电”这一重大新闻,记者跟踪项目建设半年多时间,60余次赴项目建设现场采访拍摄。中国要全面实现“双碳”目标,清洁能源利用不可或缺。记者将落实“双碳”目标这一重大主题放在“世界单体最大水上光伏电站并网发电”这一重大新闻上来体现,采用不同的视角,全方位展现了这座“世界之最”的建设场景和风采,具有视觉震撼力。这一组照,用光讲究、构图巧妙,瞬间典型,实现了新闻性与形式感的有机结合。此报道在德州日报刊发后,人民资讯、大众网等多家媒体转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传播效果。

  

  朝霞下的“风光储一体化”项目。

  

  在光伏矩阵上,工人铺设电缆。

  

  组装超大型光伏矩阵。

  

  工人把组装好的光伏矩阵推入水中。

  

  船只运输光伏配件。

  

  太阳能光伏矩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技术人员检查线路铺设情况。

  

  俯瞰华能德州丁庄320兆瓦水面光伏电站。德州日报社周坤刘振兴摄影报道

  三等奖作品《(东京奥运)苏炳添闯入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这张单幅照片用奥运赛场上的一抹中国红,展示了中国人领跑奥运会男子100米赛场的高光时刻。记者在拍摄过程中,以高速快门,跟随被摄对象运动的方式取景,背景得到虚化,主体得以凸显,在紧张的拍摄中彰显了“决定性瞬间"的摄影理念,以双重三角形构图凸显了苏炳添的形象。作品的精彩之处恰恰在于其聚焦了比赛的过程而非结果,表达了这份成功的来之不易,体现了苏炳以30多岁的“体育高龄”在奥运赛场上突破自己,用奔跑的每一步书写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精神。在短短9秒83中抓拍的照片具有强烈的纪实色彩和新闻价值,蕴含着深刻的民族精神。观者能够从苏炳添矫健的身姿中,看到奥运健儿蓬勃的生命力,更看到了中国速度、中国信心、中国奇迹。该图片由中新社播发后,被多家海外华文媒体和国内媒体采用转载。

  

  2021年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百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83秒的成绩获得小组第一顺利晋级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他也成为了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图为苏炳添在比赛中。中新社记者富田摄

  三等奖作品《守护生命》的拍摄者摆脱以往抢险救灾影像中激奋动态的表象追求,在看似随意的具象中捕捉真实瞬间,并传达特殊的意义。图片以转运婴幼为主题,其中医护人员情绪微现焦虑但状态和缓,而如水纹等环境元素也能很好地在传达医护运动状态的同时,传递出他们在转运婴幼时的小心翼翼,静中有动,动中有序,加之画面中婴儿的安然,反而更能体现出一种与救灾之中踏浪呐喊画面迥异的韵味,直抵人心。这是湖南日报社记者在抗洪一线抓拍的一幅有亮点的佳作。

  

  2021年7月26日,河南省卫辉市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卷起裤腿的护士抱着新生儿紧急转移。当天,卫辉市内涝严重,该医院水位持续上涨,经来自湖南等全国多地救援力量的共同努力,2000余名患者被成功转移。湖南日报社辜鹏博摄

  三等奖作品《“诚信奶奶”10年还清2077万元债务》是由丽水日报社记者拍摄的多张图片组成的新闻摄影作品。选题选取社会生活中的小人物、小事件(负债2077万,通过十年艰辛努力到2021年还清),折射出当下社会的大问题,选题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从社会生活的基本层面反映出积极向上的社会正气。诚信是人和社会最基本的品质,更是社会生活与经济等活动的根本。此外,作品构图主题凸显、景别丰富、叙事纪实性强,生活气息浓,是一组集用光、较强构图现场感为一体的优秀作品。

  

  2013年,背负巨债的陈金英为了节省支出,辞退了大部分的工人,自己也当上了缝纫工。

  

  这些年来老人坚持还债。2017年,老人在家门口卖羽绒服,每天早上7点卖到晚上8点。

  

  2013年2月,债主上门要债,老人仔细核对着欠条。每年年底就会有许多债主找上门。

  

  老人坐在堆满羽绒服的沙发上发愁,她有过三天卖不出一件衣服的无奈。

  

  每天凌晨3点,老人起床,拨动那把跟了她70年的算盘,清点前一天的“营业额”。

  

  每一笔债务都记在本子上,原本厚厚一叠的借条,慢慢变少了。

  

  2021年2月,老人用算盘核对着最后一笔债务。

  

  2021年2月7日,还清了所有债务、一身轻松的陈金英在自己的店铺中展露了许久未见的笑容。丽水日报社雷宁陈炜芬摄影报道

  三等奖作品《120岁佘山天文台下月启动史上最大规模修缮,上万册天文学古籍资料将被数字化保存》的拍摄者文汇报记者获悉佘山天文台将迎接史上最大规模修缮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联系采访,充分利用宝贵的采访时机,从外景到内部难得一见的设备、藏书等进行扫描式全方位拍摄记录,并在文汇报和文汇APP客户端同时进行报道,为读者提供详尽生动的阅读体验,获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120岁的佘山天文台将进行史上最大规模修缮,这是科技界的大事,记者通过多角度全面拍摄记录,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在本地媒体中率先进行了翔实的报道,给读者带来生动形象的阅读体验。

  该组图片以预告的方式表达新闻主体行为即将实施和开展,因此采用了相对静态的拍摄手段,着重于对空间环境、物理状态的表现,镜头使用得当,色彩还原比较准确,用光构图完美,记者把握组照常用惯例进行拍照,大胆采用全景、中景、特写和大特写手法,用镜头较好传达出有待修缮的建筑现状以及历史珍本的保存信息。

  

  佘山天文台的主体建筑主要分三期建造:最早期主楼建于1900年,1928年建造了第二期,第三期则到1975年才建成。在她120岁之际迎来史上最大规模修缮。大修之后,在此历经百年风雨、曾是“远东第一镜”的40厘米口径大双筒折射望远镜,将再度打开穹顶,凝望宇宙,恢复观测能力。

  

  此次大修,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重修佘山天文台的镇台之宝——于1901年安装完成、曾是“远东第一镜”的40厘米口径大双筒折射望远镜。这架当年从法国运来、价值十万法郎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百年来拍下了7000多张天文照片,积累了大量珍贵资料,“亚洲第一”的名头一直保持到上世纪50年代。

  

  走进佘山天文台一楼一扇不起眼的小门,一排三间藏书室呈现在眼前,这里珍藏着大量百余年来的天文专业书籍和期刊资料。修缮期间,这里的上万册藏书也将由专门团队进行修复、梳理,并加以数字化保存。

  

  天文台内保存的资料涉及百年前的法文、拉丁文、英文、俄文、西班牙文等,作为科学史料,富有很大价值。而这一万多册藏书中,约有四分之一出版于1900年前,它们是法国传教士们最早运来的一批天文学资料。

  

  佘山天文台由法国传教士建成于1900年,具有典型的欧洲建筑风格,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目前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佘山科普教育基地的一部分。2013年5月,该建筑入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佘山高湿度、夏季高温的环境下,书籍收藏和保护难度颇高,此次修缮将对藏书楼的整体环境进行改造提升。

  

  矗立于上海松江佘山之巅的佘山天文台,将在120岁之际迎来史上最大规模修缮。

  

  佘山天文台目前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佘山科普教育基地的一部分。2013年5月,该建筑入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汇报社袁婧摄

  三等奖作品《最美冬夜》是南方电网报记者拍摄的。作品选题精准,主题明确,视觉冲击力强,透过影像使人感受到强烈的人性温暖。内容上,作者在寒冬里将一层层冰凌遍野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一树树雾凇衬托出党员突击队员的人物温情。山峦间的雪白、漆黑,与汽车灯光、人物形成强烈的明、冷暖对比,传递出电路巡护工人守护群众温暖过冬的光明力量。表现手法上,道路的S型曲线支撑起画面的构图形式,主题角色的光亮聚焦于画面的黄金分割位置,有力地传递了画面语言。这幅作品在视觉上有与众不同的意境,拍摄难度较大,用光构图特别,是一幅难得的摄影作品。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最美冬夜》题目新闻性不强,如果标题能够更加写实,新闻性更强,那就会更完美。

  

  一层层冰凌遍野,一树树雾凇云叠。2021年1月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大明山景区气温下降至零下4摄氏度,广西电网公司南宁武鸣供电局党员突击队对供电线路进行特巡维护,加大人工观冰和线路除冰力度,守护群众温暖过冬。南方电网报社马华斌摄

  获奖的10幅摄影作品中,中央级媒体4幅,行业报2幅,省级媒体2幅,地市级媒体2幅。从中可以看出评委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在评出优秀作品的同时还把握住了平衡。这次新闻摄影作品的评选,可以说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中国新闻奖获奖不容易。从客观上来讲,由于获奖名额有限,每年在初评前收到作品上千幅,初评只能选送30余幅,最后定评只有三分之一获奖几率。从主观上来讲,全媒体时代,媒体应更加重视新闻摄影,对摄影记者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摄影记者才有更多动力和积极性。

  我们的摄影记者在采访拍摄表现重大题材、突发事件,包括政治、经济、自然和文化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曾经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虽然不一定是在战地采访,但懂得这个道理,记者才能拍出理想的佳作来。同时也说明我们在提升新闻摄影记者的“四力”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此外,我认为新闻单位应该严格按照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参评作品的要求和标准报送作品。

  根据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的要求和标准,参评范围必须是经国家批准、具有新闻采编业务资质的新闻单位,在上年度原创并刊发的新闻作品均可参评,具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报刊在上年度刊发的新闻摄影作品可参评,参评作品的作者应为新闻单位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业务人员。

  参评作品应为新闻单位原创,由新闻工作者拍摄,在上年度内刊发的新闻摄影作品。初评作品按照单幅、组照和国际传播奖项三类分别评选。组照作品应按发表年度申报,所有照片应为发表于同一媒体的图片专题,不得将在不同媒体发表的作品经后期拼凑为组照形式参评。拍摄时间跨年度的组照,每一张均应单独标明拍摄时间,其中至少有一张照片应拍摄于当年。

  记者报道新闻的摄影作品,应现场拍摄,要素完整,新闻性、表现力强,文字说明简洁。各新闻单位填报材料要注意参评作品内容及申报信息真实准确,不得造假、失实、虚报。参评人员、推荐单位和报送单位均应逐字逐句、逐帧逐秒检查核对作品,逐项审核申报信息。

  中国新闻奖评选对存在差错作品实行获奖等级限制,特别是错别字标点符号有差错的,会丢分的,请各单位严格审核把关。

  为保证新闻摄影作品的真实性,入选作品应经专业数码摄影鉴定无误后报送中国新闻奖定评。违反新闻真实性原则的照片,合成及拼接的照片,增加、删减影像内容的照片,利用图片软件对色阶、色彩反差、饱和度、灰度等调节过度导致影响作品真实性的照片不能参评。

  希望参评单位务必妥善保存参评作品的原始数据(即拍摄时由相机生成的原始格式图片,未使用任何图片编辑软件修改)及发稿图片电子文本,以供入选后进行对比鉴定。如不能提供,视为放弃参评资格。(作者系第32届中国新闻奖、第17届长江韬奋奖评委,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赵建伟)

相关新闻↓
[ 打印 ]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