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
首页 | 要闻要论 | 记协动态 | 公示公告 | 评奖评优 | 传媒人物 | 三项学教 | 记者之家 | 今日青媒 | 交流往来 | 传媒研究
  现在的位置: 青海新闻网公示公告
关于推荐报送2019年度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综合类、新闻论文参评作品和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参评人选的公示
来源: 青海记者之家
发布时间: 2020-06-01 10:55:57
编辑: 马振龙

  根据中国记协《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要求,由青海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牵头、青海省广播电视协会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广播电视综合类参评作品的评审,青海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报刊通讯社、新闻论文参评作品和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参评人选的评审。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6月1日——6月5日。如有疑问,请与青海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办公室联系。

  联系人:郭珊珊

  联系电话:0971—8457653 13519711013

  附件:1.广播电视综合类奖全国参评作品

  2.全国报刊、通讯社综合类奖参评作品

  3.全国新闻论文奖参评作品

  4.长江韬奋奖推荐人选李夫成同志有关材料

青海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2020年6月1日

广播电视综合类奖全国参评作品

  1.广播专题《加油,玉珠峰》  (推荐表)

  作者:王越 张宾 朱春媛 马骥

  责任编辑:朱春媛

  报送单位:青海广播电视台

  2.广播消息《世界上首个集风、热、调、荷一体的多能互补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完成》 (推荐表)

  作者:刘革平 李瑾 鲜青华 马彩萍

  责任编辑:刘革平

  报送单位: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3.电视系列报道《永远的尕斯库勒》 (代表作  ) (推荐表)

  作者:陈新云 董亚洁 许璇 李云 宁学锦 李凌波

  责任编辑:李云

  报送单位:青海广播电视台

  4.电视消息《循化:全国首个少数民族脱贫摘帽县》 (推荐表)

  作者:郑太红 马生庆 董梅 刘维全 姚正鹏

  责任编辑:马生庆

  报送单位:海东市广播电视台

  5.电视消息《三江源首次拍摄到黄喉貂生活画面》 (推荐表)

  作者:曹民锴 雅格·多杰 马秀花 桑斗

  责任编辑:曹民锴

  报送单位:班玛县广播电视台

全国报刊、通讯社综合类奖参评作品

  1.系列报道《“三江源国家公园调研行”专题》 (推荐表)  (目录)

  作者:林玟均 罗连军 咸文静 黄灵燕 韩国宁 莫自才

  编辑:韩国宁 莫自才

  报送单位:青海日报社

  2.消息《青海撒拉族土族实现整族脱贫》 (推荐表)

  作者:李雪萌 李玉民

  编辑:高小青

  报送单位:青海日报社

  3.通讯《嵌在儿子名字里的家国情怀》 (推荐表)

  作者:王桂萍 陶成君

  编辑:陶成君

  报送单位:海东时报社

  4.消息《全球首个工业化九分量纵横波勘探项目落户柴达木》 (推荐表)

  作者:李云 王得刚 李凌波

  编辑:祁惠娟 祁大中

  报送单位:油城电视报社

全国新闻论文奖参评作品

  1. 《舆论引导机制的理论意义及实践路径》 (推荐表)

  作者:李云 李凌波

  发表刊物:《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报送单位:青海石油报社

  2.《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对策分析》 (推荐表)

  作者:胡扬

  发表刊物:《西部广播电视》

  报送单位:青海广播电视台

长江韬奋奖推荐人选李夫成同志有关材料 (推荐表) 承诺书

情润江源 播扬青海

——李夫成同志事迹材料

  李夫成是河北沧州人,1986年从河北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支青报国,放弃党政机关工作机会,成为青海台的一名记者。34年来,他始终秉持理想、不辍前行,以恒久的忠诚和热爱,致力青海台壮大声场、提升影响,是西部民族地区广电事业改革发展的忠实实践者。

  脚沾泥土,深耕细作新闻宣传。

  初当记者,他连续七个春节都在岗位度过。在青海的第一个春节就主动到龙羊峡水电站建设工地蹲点采访半个多月。1990年,青藏兵站部被中央军委授予“高原模范兵站部”称号,他在青藏线蹲点一个月。1997年,在牧区采访鼠疫防控因大雪迷路被困草原,遇到地质勘探队方才脱险。

  实践提升新闻敏感。1988年,他采写的《来自青海省乐都县氟污染区的报告》,获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关注认可。1989年,十世班禅大师圆寂,他采写的《达赖亲属悼念十世班禅》,产生很好政治影响。主导采播的《平安县部分干部违法占地建私房》《两千多棵树为何毁于刀斧之下》《青海湖渔政管理工作亟待加强》等评论报道,播出后受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2010年,他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区连续奋战25天。期间,他力挺《青海新闻联播》节目实现直播。提出“灾害发生地首发”观点,第一时间播报抗震救灾情况,有力提升青海台传播力、影响力。青海台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工作获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高度肯定。

  针对青海边远地区宣传力量薄弱问题,策划协调成立全省广播电视新闻协作体、安多方言藏区通联合作平台、青海长云网络联盟,建起以青海台为中枢、覆盖广泛、通达基层、反应迅速的“宣传网”,全面改变“粗、浅、散、慢”格局,有效提升新闻宣传深度广度厚度,使之成为全省保护生态、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重要力量。

  多年来他计有《我们的快乐球场》《三江源》《忠诚的高地》《虫草大劫案》《雪域丰碑》《天边追梦人》《党旗在废墟上高高飘扬》等数十篇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青海新闻奖等奖项。

  胸融全局,矢志推进传播革新。

  他倡导“文化是旅游节目的灵魂”,创办全省唯一一档电视旅游节目《走进三江源》,实地实景宣传推介青海旅游资源,入选“新中国60年有影响60档广播电视节目”。2011年,他创办的《百姓1时间》,结束青海台除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外没有大日播节目的历史,一直是省内体量最大、收视最高、口碑最佳的民生新闻节目。2016年主导创办目前国内唯一按联合国无障碍信息节目标准制作的手语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1时间生活》,有效解决全省8万多听障人士获取信息难问题。

  着眼创新创优机制建设,他主持建立“台编审委+专家库”工作模式,健全“台+频率频道(中心)+栏节目”研发体系,有效提升创新创优“续航力”。近几年青海台每年新办改版栏节目20个左右,占自办节目15%,四五十部作品获国家和省部级奖项。

  他主导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推进节目供给侧改革,努力提升平台传播力。青海卫视做“优”,突出地域特色,主推青海元素,辨识度越发明晰。安多藏语卫视做“特”,在青海、西藏、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安多方言藏区具有极高影响力和美誉度,为维护藏区和谐稳定发挥重要“稳定器”作用,2018年成功落地尼泊尔。地面频率频道做“活”,青海经视、青海都市收视率始终稳居省内地面频道前列,交通广播、生活广播在省内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

  他积极推动频率频道、网络台、IPTV、移动端平台组成完整的融媒矩阵。融媒体指挥调度中心的建成,使青海台成为西北地区首家拥有全功能融媒体平台的省级广电媒体。以青海长云网为骨干的长云网络联盟,2019年实施235场5G网络直播,开辟青海外宣新阵地。青海祥云网(藏语)成为全球唯一提供安多、康巴、拉萨三大藏语方言电视节目的主流新媒体平台,全球首家拥有藏语广播电视节目直播信号的视频网络平台,是国内外藏语媒体的主要信息源,是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藏胞了解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窗口,日点击量峰值超过50万次。

  眼量四方,倾力壮大青海声场。

  2002年,联合央视策划拍摄大型纪录片《三江源》,他作为主创率队在玉树连续奋战70天,该片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使青海成为举世瞩目的“绿色”焦点,让人们更深意识到保护“中华水塔”的极端重要性,加快了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

  2006年至2015年,他先后策划实施青海国际“水与生命”音乐会、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三江源国际摄影节、世界山地纪录片节等重大活动宣传推介,有力彰显青海文化自信、文化魅力,促进青海文化对外交流交往交融。

  担任副台长、总编辑后,他精心策划党的十九大、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主题主线宣传,台属声屏网微端创新出彩,多次受到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专题点评表扬。借力央视平台创意策划、组织实施“湟鱼洄游季·探秘青海湖”“还看今朝·青海篇”“长江之恋”“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青海篇”等多场大型电视新闻直播,有力展示青海扛稳特殊责任、践行特殊使命的担当作为,为新时代贡献新青海独特的声音色彩。

  作为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电视宣传引领者,他倾心培育赛事直播品牌,使直播在内容、技术、品质等方面不断提升跨越。经过18年发展,环湖赛直播已成为向全国全世界展示青海独特魅力的高光舞台。

  他以优秀本土文化“硬核”牵引节目创作,青海台精品文艺创作进入“黄金期”。《玉树有多远》《我去北京看升旗》《我的家在三江源》《柴达木——诗意的土地》《桑吉卓玛》等多部广播剧、纪录片、影视剧获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青海文学艺术奖。

  由他主导策划的形象宣传片《大美青海》、上海世博会青海宣传片、三江源国家公园宣传片、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宣传片、“新时代的中国——大美青海:从三江源走向世界”外交部青海全球推介活动宣传片等,屡屡镇场刷屏,让青海生态大美、文化纷美、人性淳美撼动人心,使青海成为美丽中国亮丽名片。

  2003年,妻子为照顾年迈双亲调动工作回了西安,自此他和妻儿长分两地,聚少离多,但他始终牢牢钉在岗位上,赤诚奉献。

  征程万里,初心不改。一路走来,他躬身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四向四做”要求,守正创新打造精品,培根铸魂凝心聚力。这是一个党的新闻战士灵魂和精神所在、光荣与使命所在。

获奖作品登记表

报送单位

青海广播电视台

作者姓名

李夫成

作者工作单位

青海广播电视台

作品标题

《我们的快乐球场》

刊播单位

原青海电视台

刊播日期

2010年5月11日

字数(时长)

1分43秒

作品体裁

电视消息

获奖

证书类别

作者√ 编辑□ 主持人□ 播音员□ 其他□

(请在相应的□内打“√”)

推荐理由(采写简况、作品评价、社会效果、获奖情况)

采写简况: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青海电视台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灾区采访报道。近一个月后的5月10日上午,李夫成、张宾、金河清等记者采访途经扎西科时,偶然看到一幕场景:刚刚遭受地震磨难的玉树县第二民族中学的几个孩子,利用路旁散落的空心砖、三合板等搭起了简易的乒乓球台,正在开心快乐地打着乒乓球。记者马上下车,在与孩子们真诚交流基础上,采制了时长1分43秒的电视消息《我们的快乐球场》。

地动山摇,悲伤成河,许许多多玉树人痛失亲人、丧失家园……多日的采访见闻让记者感同身受。如何反映灾区各族群众在大灾面前的坚韧顽强 ,如何更好展现玉树的信心和希望?当记者看到废墟中的杨树生发新绿,听到孩子们的笑声,“灵感”快速闪过脑海——他们不就是玉树明天的希望吗!玉树县第二民族中学学生才仁扎西说:“只要不放弃,不灰心,其实地震并不可怕。” 才文仁增同学说:“不要哭泣,要坚强起来。”报道灾区新闻的目的,不就是聚民心、暖人心、强信心么?记者将孩子们澄澈的眼神、纯真的微笑、对未来的期许,将党和人民对玉树灾区群众的大爱,巧妙地和新闻要素、镜头语言、同期声结合在一起,就这样,《我们的快乐球场》应运而生,从采访到播出仅用3个小时。

作品评价:

作品以灾区所遇真实故事为根基,微观刻画、宏观表达,主题鲜明、角度新颖,同期鲜活、情感细腻,形象生动凸显“中华民族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的深刻主题,从朝气蓬勃的孩子们烂漫的笑容、质朴的话语中,展现了玉树的美好希望和灿烂明天,是一件立心、立德、立言,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新青海精神的优秀作品。

社会效果:

该篇报道在《青海新闻联播》节目播出后,第一时间被央视《新闻联播》《午间新闻》等节目采用,多个主流新闻网站转发,在广大受众中引起强烈反响。2天以后,后续报道《才文仁增有了新球桌》跟进播出。玉树当地群众说:“当我们看到这些活泼的孩子在废墟简陋的场地上挥舞球拍,就看到了一种精神和力量,也看到了玉树的未来和希望。”广大受众认为:作品现场感强,生动鲜活的同期采访饱含真情、温情,激荡着人们的心灵,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获奖情况:

2011年10月,该作品荣获第二十一届(2010年度)中国新闻奖电视消息二等奖。

李夫成同志主要获奖作品目录

序号

作品

奖项

获奖时间

1

我们的球场

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2011年10月

2

忠诚的高地

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视专题大奖

2009年12月

3

三江源

青海省“五个一工程奖”

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优秀电视科普节目类大奖

2007年9月

2007年11月

4

走进三江源

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优秀电视栏目提名奖

青海新闻奖一等奖

新中国60年有影响60个广播电视栏目

2007年12月

2008年9月

2009年10月

5

虫草大劫案

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优秀电视专题提名奖

青海新闻奖一等奖

2007年12月

2007年9月

6

英雄刘汉洪

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优秀纪录片提名

2005年12月

7

高原印记——

格萨尔艺人现象

中国电视奖文化类一等奖

1992年5月

8

引进专利发明专利发展自己——青海三和采暖设备厂迅速崛起侧记

全国优秀电视经济节目专题类三等奖

1996年4月

9

4.14青海玉树地震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2011年度摄影比赛一等奖

2011年12月

10

青海发生强烈地震

救灾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首届全国地震工作好新闻二等奖

1993年2月

11

芷江——和平之城

“走进湖南”全国电视易地采访活动一等奖

2004年10月

12

草原上赶潮人

新农村新农民中国农村小康故事拍摄优秀电视专题纪录片

2007年9月

13

平安县部分

干部违法占地建私房

全国优秀电视新闻节目三等奖

全省好新闻作品一等奖

1988年4月

1988年7月

14

两千多颗树

为何毁于刀斧之下

全省好新闻作品一等奖

1990年3月

15

青海塘格地区发生地震

青海新闻奖一等奖

1991年8月

16

“十五”为青海体育喝彩

青海新闻奖一等奖

2006年9月

17

天边追梦人

青海新闻奖一等奖

2006年9月

18

雪域丰碑

青海新闻奖一等奖

2006年9月

19

记忆——青海30

青海新闻奖一等奖

2009年10月

20

今日青海

青海新闻奖一等奖

2009年10月

21

党旗在废墟上高高飘扬

青海新闻奖一等奖

2011年10月

22

百姓一时间

青海新闻奖一等奖

2012年度全国电视民生栏目市场价值十强

全国优秀电视栏目年度传播影响力电视栏目

2012年11月

2013年4月

2012年12月

23

青海湖渔政管理亟待加强

青海新闻奖二等奖

1991年8月

24

警惕地产牛绒衫

从“破晓”直步“垂暮”

青海新闻奖二等奖

1997年9月

25

经济生活第9期

青海新闻奖二等奖

2000年6月

26

青藏铁路格尔木

至拉萨段开工典礼

青海新闻奖二等奖

2002年5月

27

精彩中国青海篇

青海新闻奖二等奖

2005年7月

28

雪白·血红

青海新闻奖二等奖

2006年9月

29

九个孩子·一个家

青海新闻奖二等奖

2008年10月

30

海拔6500

青海新闻奖二等奖

2009年10月

31

明天在召唤

青海新闻奖三等奖

1999年5月

32

来自青海乐都县

氟污染区的报告

全国环境保护优秀电影电视片评选二等奖

1989年7月

33

奇特仙人球

《长城内外》评选优秀新闻奖

1991年8月

34

情暖娘拉

青海省第二届“消防好新闻作品”一等奖

2007年11月

35

奋进中的青海消防

青海省第二届“消防好新闻作品”三等奖

2007年11月

36

4.26地震纪实

青海省抗震救灾新闻摄影展览优秀作品

1990年7月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留言系统 ] [ 关闭窗口 ]
   
 
 
中国记协网 国新办 人民网 新华网 中新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网 中国网
青海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青海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