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
首页 | 要闻要论 | 记协动态 | 公示公告 | 评奖评优 | 传媒人物 | 三项学教 | 记者之家 | 今日青媒 | 交流往来 | 传媒研究
  现在的位置: 青海新闻网三项学教
只是征行自有诗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9-10-23 10:54:27
编辑: 王海莲

  

  记者在同仁县采访脱贫攻坚。林玟均摄

  宋代诗人杨万里诗句“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讲的是脱离生活,再苦思冥想也难写出好的作品,只有走起来,走出去,深入生活,才能获得创作的素材,把这句诗放在今天的新闻采编工作中亦是如此。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眼下,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在咫尺,实现今年全省绝对贫困“清零”是省委省政府的庄严承诺。为进一步宣传报道我省脱贫攻坚工作进展,为脱贫“清零”鼓与呼,从9月中旬开始,青海日报社编委会组织“决战决胜全面‘清零’——贫困地区调研行”专题采访,组织记者深入贫困地区蹲点调研,采访报道尚未脱贫地区全面“清零”的工作进展。

  作为此次专题采访报道组的成员,9月17日,沐浴着高原上明媚的朝阳,我与同事们一起踏上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采访之路,展开了为期10天的蹲点采访。采访组一行先后来到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同仁、尖扎四县,采访深度贫困县决战“清零”的进展情况。此次蹲点调研辛苦之余让我感受到了广大农牧区决胜脱贫攻坚的温度和力度,在记录近年来我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锤炼了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也获得了许多感悟和心得。

  真正“蹲”下去,才能练就强劲脚力,才能更好增强眼力、脑力、笔力,把真实而又平实的故事挖掘出来。九月的泽库县下起了小雪,温度直逼零下5摄氏度,在距离县城约80公里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宁秀乡拉格日村里我们了解到,曾经远近闻名的贫困村8年前走上了合作社的路子,很快拔掉了“穷根”,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的“拉格日模式”,更是带动了周边许多贫困村走出“困”境;在气候温润、山清水秀的尖扎县我们看到了依傍在黄河岸边,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的昂拉乡德吉村。为切实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按照“山上问题,山下解决”的思路,尖扎县于2016年在昂拉乡河东村实施了易地搬迁项目,于是,地处边远、世代受穷的拉群村等30个村落通过易地搬迁,有了现在的德吉村。

  真心“融”进去,以真情实感和采访对象交流。此次蹲点调研采访对象基本上是藏族群众,很多时候他们听不懂汉语,只能通过陪同人员翻译采访,虽然语言不通,但只要把心“融”进采访对象的心里,就能收获到更多带着真情的内容。在同仁县扎毛乡卡苏乎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我们见到了贫困户切旦一家,原本不善表达的切旦见到我们更是什么也说不出口。于是我们便从最基本的“拉家常”开始聊,慢慢地,他开始说起以前的生活、现在的房子以及未来的打算。他告诉我们,因为世世代代生活在牧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让他们习惯了裹着皮袄打地铺的生活,刚搬迁下来入住新居,睡在床上还不习惯,在当地相关部门的鼓励下,他们睡觉习惯实现了从“地下”到“床上”的变迁。

  10天,上千公里的行程,我们从依托青海湖发展乡村旅游的共和县蒙古村、甲乙村、莫热村、文巴村到县扶贫特色产品展示销售中心;从尖扎县尖扎滩乡达拉卡、萨尕尼哈移民安置点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昂拉乡德吉村;从泽库县雨露计划培训教室到全县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东格尔社区;从以唐卡艺术文化扶贫为主的同仁县龙树画苑到依托“黄果”经济走脱贫致富路的保安镇赛加村……一路走来,忘不了藏族老阿妈在易地搬迁新居里说的那句“挂真切”,忘不了村级幼儿园里孩子们在游乐场嬉笑玩耍时发出的阵阵欢笑声;忘不了驻村工作队“白加黑”“5+2”的那一股拼劲,忘不了产业园区里每一位为新生活努力奋斗的人们……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通过这次采访,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新闻记者只有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才能更加接“地气”,聚“人气”。也只有深入群众中间,走进群众的心里,写出的文字才能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孙海玲)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留言系统 ] [ 关闭窗口 ]
   
 
 
中国记协网 国新办 人民网 新华网 中新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网 中国网
青海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青海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