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
首页 | 要闻要论 | 记协动态 | 公示公告 | 评奖评优 | 传媒人物 | 三项学教 | 记者之家 | 今日青媒 | 交流往来 | 传媒研究
  现在的位置: 青海新闻网要闻要论
无穷的远方 无尽的感动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发布时间: 2019-09-03 16:36:03
编辑: 王海莲

  编者按:有时采访会有些“狼狈”,有时下笔会没有“灵感”,对于记者来说这些“烦恼”再熟悉不过,然而,当在采访中有了新的发现,当在写作中有了新的角度,这些“甜蜜的烦恼”便被抛在脑后。对于记者这个职业来说,更多的是,为采访对象而感动,为祖国发展而骄傲,为本职工作而自豪。

  本期三位记者通过讲述不同时间地点行业的采访故事,见证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沧桑巨变,传递着对“国与家”的深刻体悟,也展示着新闻记者扎根沃土、践行“四力”的执著初心。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李先慧:

  一次“狼狈”又“浪漫”的采访

  2019年5月,作为军网记者,我参加了中宣部组织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之西沙中建岛蹲点调研采访活动,奔赴祖国最南端。

  出发去中建岛之前,海军宣传处多次嘱咐我们,一定要带上晕船药、防晒霜、速干衣……殷殷叮咛让我做好了“吃苦头”的心理准备。

  果不其然,这是我经历过最“狼狈”的一次采访,但也是最“浪漫”的一次采访。

  去一趟中建岛不容易,先乘飞机到三亚,再从码头走海路,乘军舰在大洋上漂一整夜,在快靠港时换乘渔船再走 20分钟,才能最终抵达中建岛。

  记者李先慧因为晕船蹲在船舱过道。章文 摄

  晕船,是必经的洗礼;比晕船更可怕的,是舰上的蟑螂;比蟑螂更可怕的,是中建岛的蚂蚁。我的心理承受值也随着环境在不断刷新。第一夜,我还被舰上的蟑螂吓得哇哇大叫,后来,在中建岛打地铺,看到席子上到处爬的蚂蚁也见怪不怪,倒下便睡了。

  在这里,城市的一切习惯都成了“奢侈”。我穿着三天未换沾满汗渍的衣服,一脸的素面朝天,奔走在拍摄和采访之间,自知形象不佳,却坦然接受了这份“狼狈”,因为这里可爱的官兵和美好的景色,让人无暇再顾及这些无谓的细节了。

  中建岛的美是实在醉人的。随意站在小岛任一个地方,目之所及便是蓝天、碧海、白沙、绿树,纯净的意象组合足以涤荡每一个细胞。但除了美丽,这里还有孤寂、荒凉、贫瘠,更重要的是,它是祖国最南端的“边防重地”。

  老兵邱华,守了西沙20年,站在一众带着“西沙黑”的战友中,他的肤色还要再深几度,他说:“守着守着,中建岛成了故乡。”

  新兵欧逸超,来中建岛才半年。但是在边关,对“国与家”的体悟加快了年轻人的成长步伐,他说:“至少两个人会记得我。一个是我的妈妈,因为我在妈妈的心里;一个是祖国母亲,因为祖国在我心里。”

  采访结束后,守岛官兵谭玉金给我发了条微信:“李记者,你们的采访让我更有信心坚守在这里,保卫好祖国的南大门。”临走,他塞给我一大包自己收藏的贝壳。

  采访的稿件发出去后,有人在文末留言:“被守岛信念震撼和感动。”欧逸超发来消息:“我的同学看到,立马去征兵网站报了名!”

  记录英雄,让更多人认识英雄,是我选择这份职业的初心和使命。在这些留言和反馈里,我找到了将初心坚守下去的动力。

  经济日报袁勇: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离开奇乾后,我还时不时会想,这次难忘的采访经历究竟带给我什么?如果把我的收获归纳成一句话,就是让我对如何做一名好记者有了深刻的体会。

  在到达此次采访的地点——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消防支队奇乾中队驻地之前,我已经被呈现在资料里的采访地点和采访对象所深深吸引:地处内蒙古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深处,零下58度的有记载历史最低温度,一支常年与孤独为伴的森林消防队伍。有机会到这样的地方、采访这样的人,不就是我选择成为一名记者的原因之一吗?

  记者与奇乾中队队员一起进山巡护,在休息期间进行交流。

  即便做足了功课,在采访过程中,我还是被一个个采访对象深深打动了。他们常年居住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林区,远离家人,流血流汗,与烈火对抗。

  但是,没有人喊苦,没有人邀功,更没有人后悔。

  当队员们敞开心扉向我诉说时,既能感受到他们常年远离家人的相思之苦和思乡之情,又能感受到他们对于大兴安岭林海深深的眷恋;既能感受他们在火场鏖战时的紧张和对大自然的崇敬,也能感受到他们被这份职业所激发出的英雄主义气质。

  他们是和平年代里最可爱的人,他们配得上更多的赞美。把他们的故事写下来,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他们,学习他们,是我的责任。

  从奇乾回来之后,我常想,如果我不是一个记者,这群人怎么会与我的人生发生某种联系呢?如果我们不走进林海深处、走到他们身边进行这样一次采访,这个世界又怎么能知道、了解他们呢?在这个国家广阔的土地上,有太多让人感动的人与事。我所从事的这份工作的职责,就是走到他们身边,观察他们,了解他们,记录他们,报道他们。

  今天的新闻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有人说,新闻业迎来了属于技术的时代。然而,我坚信,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无论业态如何变化,新闻最终要由人去做,记者永远是新闻业的基石。

  什么样的记者才能成为新闻业的基石?鲁迅先生曾在他临终岁月的文字中写道:“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想,这句话也可以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

  工人日报张世光:

  扎根沃野 读懂中国

  这是第几次到大庆油田采访,我已经记不清了。九年来,无论是大大小小的采油厂,远远近近的联合站,还是里里外外的工程部,形形色色的“先、优、模”,真的是每年都要采访很多,尤其是特别熟悉的铁人纪念馆,基本上我都能给第一次去的人讲个八九不离十了。

  然而,当我们又一次踏上火车前往大庆油田的时候,内心还是充满了迷惑。

  起:带着困惑出发

  对于这个已经很熟悉的地方,我们还能写出什么来?讲真的,我心里有点儿没底。为了激发灵感,我们还邀请了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葭朔、张道林两位90后实习生一同前往,目的之一就是想借用年轻人的“灵感”找到突破点。

  当“磕头机”从火车窗边闪过的时候,我告诉他们,大庆油田快到了。第一次来大庆油田的他们,拿着手机不断地拍照,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从他们“大惊小怪”的表情中,我忽然想明白一件事情:不是说记者熟悉的东西,就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内容。实际上,有些地方、有些人历久弥新,值得也需要记者不断地去深入、去报道。因为,还有一批又一批的人想要了解他们。

  承:在故纸堆里找线索

  没到大庆油田采访之前,我们就跟油田宣传部门联系,请他们提供一些近年来大庆油田发展的详细资料。

  高高的采油树上,是石油人奉献的身影。

  承蒙大庆油田宣传部的同志认真准备,为我们发来了数百页的详细资料。从历史成就到近年发展,从铁人故事到劳模工匠事无巨细。在翻阅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地回忆着曾经在大庆油田采访的点点滴滴。

  刚到大庆的第一天我们并没有急于开始采访,而是对资料进行了“务虚”思考。在交流碰撞中,我们决定从一个点上做纵向挖掘,分析这个人物或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发现贯穿其中的正是我们感受到,但是又说不清的灵魂——铁人精神。就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

  转:在横切面上做文章

  我们发现,在大庆油田存在着一个“横切面”,面上有很多人、很多事,他们所在的岗位不同,所处的年代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都是大庆油田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生动体现。

  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的罗列,更多的还要去考虑如何更好地把其中的灵魂凸显出来。最终我们用了三种方法:

  第一是“顺势而为”。很多人对于大庆油田的认识是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些标语口号开始的,所以,我们选择的第一个方法就是顺着大家的基本认识去讲述大庆油田到处都有的“标语背后的故事。”

  第二是“逆势而动”。大庆油田在共和国发展史上功勋卓著,隆隆的钻机不停地为共和国加油。然而,当真正走进这里的时候会发现,大庆油田并非想象中的那般热闹,所以,我们要在这轰动的成绩背后讲述一个“静悄悄”的故事,让大家看到一个未曾想象到的大庆。

  第三就是“乘势而上”。铁人王进喜跳入泥浆池的照片印刻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头脑中,这也是很多人对于油田产业工人的定位——苦干、实干、玩命干。实际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石油工人更懂得巧干、会干、有效率地干。所以,在以往对于铁人报道的基调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了从铁人王进喜开始就流传于大庆油田各个角落的“创新”精神。

  合:一切用“脚力”说话

  再好的构想,再完善的策划,也要靠脚力来说话。只有走下去,只有沉下去才能抓到活鱼,才能体味到大庆油田火热的、真实的生活。

  当我们真的走进井队的深夜才知道,为什么《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歌词中有一句“红旗飘飘映彩霞”;

  当我们真的走进先进人物的内心才知道,原来胸前挂满功勋章的他们竟然是那么“不会说话”;

  当我们真的走进一个个标语背后的故事才知道,原来这些墙上的字从来不是“想”出来的,而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

  更重要的是,当我们沉浸在油田的角角落落,积累的不仅是写作的素材,更是在积累着情感,积累着认识的深化。只有扎根于沃野之上,回到办公室写稿子的时候,我们才能笔下千言流淌不竭。走出去,脚上沾满泥土,这是新闻人永远不变的从业真理。唯此,我们才能读懂中国。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留言系统 ] [ 关闭窗口 ]
   
 
 
中国记协网 国新办 人民网 新华网 中新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网 中国网
青海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青海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