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
首页 | 要闻要论 | 记协动态 | 公示公告 | 评奖评优 | 传媒人物 | 三项学教 | 记者之家 | 今日青媒 | 交流往来 | 传媒研究
  现在的位置: 青海新闻网交流往来
【好记者讲好故事】孙丹丹:弹起冬不拉 开出最美的民族团结之花
来源: 青海记者之家
发布时间: 2018-07-13 16:29:06
编辑: 王海莲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记者同仁们:

  大家好!我叫孙丹丹,来自柴达木日报社,我演讲的题目是《弹起冬不拉 开出最美的民族团结之花》。

  作为一名基层新闻工作者,我已在一线奋战了11年,在素有“八百里瀚海”之称的柴达木采访过很多人、很多事……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个故事,是关于青海省唯一一个哈萨克族行政村的,它位于海西州大柴旦地区。

  大柴旦属于工矿区,是柴达木盆地开发最早的地区,现下辖2镇3社区2牧业村。其中的马海村,是2002年由新疆返青的哈萨克族群众组成,搬迁之初有83户374人。

  2006年初,刚刚参加工作的我第一次出差便来到了这个村。在距离海西州府德令哈市200多公里3个多小时的行程中,我对此次采访充满期待,用从书本中、电视上看到的新闻媒体人的模样一遍遍编织着采访过程。

  然而,当我终于踏上马海村,却发现并没有几个人愿意跟我们交谈,孩子、妇女、老人更是躲得远远的望着我们,眼神中充满怯意。好不容易,我找到了一个小伙子,他叫木汗,这个当时村里为数不多的拥有高中学历的文化人。木汗皱着眉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告诉我:现在全村人要从头再来,一切才刚刚开始,大家压力很大。

  在和木汗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当这些由于历史原因居无定所的哈萨克牧民群众终于结束漫无目的的游牧生活,他们首先是万分欣慰的。但由于反复搬迁、经济基础差、发展底子薄、生活水平低,面对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很多人对当时的定居安置点和草场划分等存在疑虑,产生了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

  这次采访,我无功而返。

  然而,我并没有因此停止对马海村的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我了解到:大柴旦工行委从加强群众教育入手,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在大柴旦中心学校,哈萨克族学生不仅全免了学杂费、住宿费、伙食费,每月政府还提供一定数额的奖学金。同时,党委政府积极联系周边厂矿企业吸收安置村里的闲散劳动力,鼓励村里的养殖大户发展合作社,对从事制作哈萨克民族手工艺品的艺人给予免息金融服务,帮扶其发展壮大。柴旦镇还主动为马海村提供草场飞机灭虫、水渠灌溉等贴心服务。

  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西部特色村镇等一个个项目的扶持、一个个创业致富增收点的建成,哈萨克族牧民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腰杆子挺得越来越直。

  当年那个愁容满面的木汗在省道附近选了一个便利的地理位置,开了一家汽车修理铺。同时,他还利用马海农场较好的水土资源,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产品,养殖枸杞鸡。

  当我再次见到木汗,他已经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生意十分红火。这次我采回去的新闻报道,使他的名声更大了。

  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马海村牧民群众的勤劳努力下,经过十几年的适应式发展,一个拥有标准化塑胶跑道的学校功能完备、全科医师常年坐诊、清真寺定期开放的民族村正以良好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令人耳目一新。村里的水、电、路、通讯、绿化、亮化、村级组织活动室、群众文化广场、学校、卫生院全部建成,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离乡背井的日夜早已成为历史,从输血扶贫到造血致富,从曾经文盲率80%以上到现在拥有了不少大学生,从坐等政府扶贫慰问到充分利用各项扶贫资金自力更生,马海村为海西在全省率先实现小康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蓬勃发展、充满活力的哈萨克族村,村民们的思想意识逐步提高,生活也在不断改善,不再单纯依靠畜牧业,他们的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现在发展为130户535人,村民年收入由当初的420元增加到去年的11056元,整整翻了26倍。

  变化的是每一个哈萨克族儿女脸上绽放的幸福笑容,是每一个哈萨克族儿女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对民族团结进步的珍惜和爱护。

  相信幸福将永远属于柴达木,属于这些勤劳勇敢的人们。

  当好新闻记者,讲好中国故事,我会一直在这里,守望不久的未来,记录马海村更大的新变化。相信终有一天,他们会像雄鹰一样,在聚宝盆柴达木浩瀚的天空,自由翱翔!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留言系统 ] [ 关闭窗口 ]
   
 
 
中国记协网 国新办 人民网 新华网 中新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网 中国网
青海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青海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