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
首页 | 要闻要论 | 记协动态 | 公示公告 | 评奖评优 | 传媒人物 | 三项学教 | 记者之家 | 今日青媒 | 交流往来 | 传媒研究
  现在的位置: 青海新闻网传媒人物
人民日报社驻外记者感言:2017 感受中国力量
来源: 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 2018-01-04 10:48:53
编辑: 王海莲

  

  2017年11月,记者范剑青采访巴中议员阵线主席皮纳托。

  

  2017年11月,记者郑琪在美国马里兰州坎伯兰市西城小学采访,拍摄该校汉语班的学生用中文上数学课。

  

  2017年5月,记者韩晓明在伊拉克油田同当地工人交流。

  

  2017年10月,记者李逸达在苏丹中石油炼厂采访。

  

  2017年7月,在柬埔寨暹粒眼科医院,记者俞懿春采访报道中国医疗队为当地民众实施白内障手术。

  

  2017年5月,记者冯雪珺采访大学生“汉语桥”比赛德国赛区选手莉巴纳·左恩。

  2017年虽然只是历史长河中短暂一瞬,却因中国成为一个注定被历史铭记的年份。记录历史瞬间,传递中国声音,思考时代变迁。人民日报社驻外记者,一群远离故土却总在新闻现场的人,世界在心中,我们永远在路上。请一起分享他们的一段段经历与感悟

  中国道路值得拉美借鉴

  驻巴西记者范剑青

  最近参加一个新闻活动,碰巧坐在巴西众议员福斯托·皮纳托旁边。皮纳托是巴西—中国议员阵线的主席,刚从中国访问回来,谈起中国,他自豪地说:“我刚刚花两个月时间,读完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葡萄牙文版。习近平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的成长道路,经历了从插队知青到大国领袖的跨越。从这本书中,既能看到他对基层人民的关心,也能看到他引领国家发展的大方略。”

  “巴西也是一个大国,但我们的发展不顺利,巴西的政治家需要学习借鉴习近平的治国理念。”皮纳托说。

  在拉美工作20年,这些年感受到最重大的转变,就是在政界和知识界,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认真思考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

  中国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已经很少有哪个国家的政治家会说不重视中国。但在重视中国的人当中,也还有不同的情况。一类是重视中国的经济地位,想跟中国做生意、搞合作,但对中国的道路还有疑问。另一类情况,则是不仅想与中国一起谋合作、求发展,更想从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治国理念上,学习借鉴。

  拉美自然条件非常优越,但拉美的发展史充满曲折。国际学术界许多关于经济政策失误、政府治理失败的研究,都取拉美为样本,甚至出现了“拉美陷阱”这样的名词。拉美许多政治家和知识界人士,也都在反思自身的发展道路,试图探索更有效的发展之路。

  中国理念和中国道路,凝聚起10多亿人口的上进心,让一个底子薄弱的发展中大国迅速崛起,毫无疑问,伟大的中国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像皮纳托这样希望学习中国经验的人,无论在巴西,还是在拉美其他国家,都越来越多。

  美国汉语热背后的心态变化

  驻美国记者郑 琪

  开车前往马里兰州坎伯兰市西城小学,沿途全是山路,当地居民的房屋依坡而建,散落在群山间,西城小学就在其中。正是这样一座藏在大山深处的学校,因为多年沉浸式汉语教学所取得的成功,在整个马里兰州赢得了知名度。

  相比纽约、洛杉矶等大都市,经济并不发达且人口构成中亚裔极少的坎伯兰市,原本与汉语的距离很遥远。这里的汉语热,正是近年来美国汉语教育逐步走出华人社区和精英家庭,为更多人所接受的一个缩影。

  放到历史长河中看,今天美国的汉语热或许还隐藏着另一重象征意义。费正清曾经有过一段独到的观察:“1949年以前的美中关系,中国总是那个处在麻烦之中的弱者,是我们兴趣与慈善的接受者……这不是一对平等的关系,这一点正是我们中很多人喜欢那段关系的原因。”近代以来的许多中美文化交流中,都可以找到费正清所言的那种“慈善”心态。二战后,美国处理对华关系的逻辑中,同样不乏一种优越感,且时不时转化为对中国的“说教”。

  如今,越来越多美国人主动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折射出一种影响更为深远的变化——中美交往的方式与心态都在随着中国的变化而变化。

  中国的发展,在太平洋另一边催生点点滴滴的变化,而当这些变化积聚在一起,则是一股以平等姿态同中国进行交往的全新力量。

  前不久,美国前驻华大使鲍卡斯在国会一场关于中美关系未来的听证会上发言称,“美国国会对中国的认识太抽象了,只要去中国看一看,印象就会大有改观”。的确,相比中国的快速变革,美国对中国的认知亟待更新。越来越多美国学生通过学习汉语加深对中国的了解,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开始。

  跟记者“重名”的手机品牌

  驻埃及记者韩晓明

  初到阿曼首都马斯喀特,在当地通信营业厅购买手机卡时,营业员看到我的中国护照,便打开了话匣子,和我攀谈了起来。其他营业员也不知不觉地放慢了手中的工作,兴奋地看着我。我还清晰地记得他们的神情,仿佛我小时候听到天方夜谭时一样。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穿越千年、跨越万里,就这样,被一条奇妙的纽带连接在一起。

  “哈哈哈,你知道吗?在我们营业厅里有一部和你名字一样的中国手机。”我的业务刚刚办妥,营业员话锋一转,告诉我和一部手机“重名”了。他说,这款手机功能强大,在当地特别受欢迎。他指指手机说道:“小米”;又指了指我——“小米”,伸出大拇指。

  我禁不住大笑起来。阿拉伯朋友并不能区分中文名字里的鼻音,认为我和手机“重名”不足为奇。我同这位营业员紧紧握手。一部手机,拉近了两个萍水相逢之人的感情。

  “马斯喀特的‘金龙商城’里面有不少中国商品,我经常去逛,你刚来这里,应该好好去看看。”他说。我告诉他:“如果‘金龙商城’逛腻了,欢迎你亲自到中国转转,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随着“一带一路”的热潮刮到中东,这样的故事每时每刻都在上演。这里的人们不但对“中国制造”更加喜爱和倍感亲切,甚至开始重视、主动学习“中国经验”。

  越来越多的中亚、中非合作项目在这片土地上破土而出。2017年春,摩洛哥丹吉尔科技城签约;夏天,阿曼杜库姆产业园动工……

  “埃及期待进一步学习中国的成功经验。”今年秋天,我有幸采访到埃及总统塞西,他对中埃关系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学杂技,哪怕远自苏丹

  驻苏丹记者李逸达

  来苏丹驻外前,父亲回忆起40多年前在老家湖北看苏丹孩子演杂技的场景,我其实是不太相信的。到苏丹后,在苏丹杂技团的剧场见到团长穆达维时,他用一口流利汉语向我表示欢迎。说起我的老家湖北,他分外高兴:“那我们是老乡了,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

  1971年,根据中苏两国文化交流协议,中方老师来苏丹挑选了50个当地孩子去“留学”,学习中国杂技、魔术和民乐,当时年仅8岁的穆达维也是其中一员。“当时年纪很小,看到师傅表演爬杆,爬那么高,我都哭了,有些害怕,觉得学这个也太难了吧。”

  “但中国师傅们对我们非常好,从基本功慢慢教我们,我们都管他们叫爸爸妈妈。武汉冬天可冷了,杂技团专门给宿舍装上了暖气,夏天特别热时,我们还会去庐山边避暑边训练。”穆达维笑着说,“当时就是饮食不太习惯,苏丹人都是吃大饼的,一下变成吃米饭了。但我们当时都觉得如果坚持吃米饭,也许就能把杂技学得更好,我到现在还喜欢吃米饭。”

  1974年,穆达维和他的同学们学成回国,苏丹文化部以他们为主力,创建了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历史上第一个杂技团。杂技团老演员梅迪说,阿拉伯谚语讲“求知,哪怕远在中国”,他们是“学杂技,哪怕远自苏丹”。不久前,穆达维、梅迪等人还受邀回武汉看望恩师。梅迪说,回到以前的练功房,重新见到中国爸爸妈妈,大家都激动地流泪了。如今,苏丹第六批赴中国培训的杂技学员也学成归来,老演员贾迈勒的女儿宰纳白就是其中一员。

  在苏丹,听着苏丹老乐师用二胡演奏苏丹民曲“春之爱”,像40年前的父亲一样,我也深深地被感动了。

  中国铁路结缘东南亚

  驻泰国记者俞懿春

  今年我和铁路有些缘分。

  4月份,我第二次到马来西亚北部霹雳州,在中国中车设在当地的机车车辆生产基地内与小伙子哈尼夫重逢,颇有些惊喜。

  上一次见到哈尼夫是在2015年8月,那时生产基地处于试投产阶段,哈尼夫大学刚毕业,还是个略显青涩的技术“菜鸟”。他对我说出心愿,“我要学好中国技术,为我的国家生产火车。”两年过去,哈尼夫的心愿早已实现。他两度到中国参加技术培训,并成为生产基地8个技术组之一——钳工组的班长。

  快到岁末,哈尼夫发来手机短信说,厂里40列全自动无人驾驶轻轨车辆正在排单生产。哈尼夫说的这个订单,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牵头组成的联合体承接。这是首个由中国企业牵头主导的海外全自动无人驾驶轻轨车辆项目,对于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出海”具有里程碑意义。

  今年8月,在订单签署仪式现场,马来西亚国家基建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兹米告诉我:“我们十分确信,这个联合体将为这一工程提供最有价值的服务。”

  中国铁路技术频频结缘东南亚。今年8月开工、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是中国铁路标准第一次走入马来西亚。在开工仪式现场,许多居民身着节日里的喜庆服装,兴奋地在项目介绍展板和沙盘模型前合影。

  12月21日,泰国又传来一个重磅好消息。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开工仪式在泰国呵叻府举行。不久之后,泰国就会拥有自己的第一条高速铁路。

  两年前,我参加了这个项目的启动仪式,如今又有机会亲眼见证这个项目开花结果。在东南亚担任驻外记者的日子里,我亲身感受到昆明到曼谷的路越走越宽广,中国和东南亚人民的心越贴越近!

  在马克思故乡体悟中国成就

  驻德国记者冯雪珺

  公寓里有一位名叫克里斯托的俄罗斯裔门房小伙。一天,他忍不住问起我的职业。“People’s Daily”,克里斯托一脸疑惑。“人——民——日——报。”听到汉语发音后,他不由得睁大眼睛:“你知道你在做着一项多么有意义且高尚的工作吗?”

  原来,克里斯托常常在俄罗斯媒体上听到《人民日报》的名字。小伙子喜欢收看习近平主席在多边舞台上的讲话,对他的儒雅谈吐非常着迷。克里斯托说,中国多年来在西方的“冷眼”下默默坚持,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正确的,取得了令西方羡慕的成绩。

  今年是《资本论》首次出版150周年,德国各界在纪念这一时刻时纷纷坦言,“马克思的观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现实意义”。德国慕尼黑经济研究所前所长汉斯—维尔纳·辛恩表示,马克思的预言一一实现:西欧、南欧和日本,经历了几乎看不到尽头的经济危机;在美国和英国,生存空间被挤占的社会中下阶层在2016年起来反对建制派的统治。而中国,作为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在这一时间节点上,格外受到瞩目。

  在11月结束的波恩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媒体间,我观察到,面对直播镜头,各国同行都不断说起“中国”,将中国视为解决全世界共同面临难题的希望。“建设性作用”“引领作用”等对中国的评价不绝于耳。“到处都是‘中国’‘中国’‘中国’,我都快听‘厌’了。但除了中国,又有哪个国家如此重要呢?”一名德国记者在我身后向同事“抱怨”着。

  德国《明镜》周刊以“醒来”为封面,详述中国崛起的现状。尽管其报道仍然不乏有偏见的言语,却无法否认中国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以及绝不称霸的态度:“中国其实并不想把这个世界变成中国人的世界,这一点和曾经的世界霸主不一样。”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留言系统 ] [ 关闭窗口 ]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青海省新闻网